皇冠博彩 威尼斯人网上赌场 世界杯官网买球平台 IM体育试玩
辽宁省际间人口区域流动新格局
2017年07月24日
来源:皇冠博彩
|
Aa 字体:
|

  ——辽宁1%人口抽样调查系列分析之一

  人口流动与生育政策一样,是影响地区常住人口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与全国一样,正面临人口流动规模缩减、部分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回流的态势,这一人口流动变化的新走势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为此,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安置好失业人员,扩大就业渠道;另一方面要做好人口和就业规划,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劳动力队伍的需求,积极吸引高级人才,不断提高我省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

  一、全国人口流动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整体上出现过三波高潮,近5年来处于人口流动规模减小状态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劳动力与产业发展同步聚集。从1991~2015年25年统计,全国人口流动主要流向三个地区,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人口流动高峰最早出现在珠三角,广东有“两波”人口流动高峰,第一波发生在1996~2000年,人口流入达1395万人;第二波发生在2006~2010年,人口流入达894万人。从1991~2015年的25年内,广东人口流入达2635万人,约占2015年底广东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24.3%)。长三角上海、江苏和浙江3省市人口流入高峰发生在2001~2010年,10年内沪苏浙3省市人口流入达1580万人。从1991~2015年的25年内,沪苏浙3省市人口流入达1892万人,约占2015年底3省市常住人口的11.9%。其中,上海市35年内人口流入达1050.5万人,约占2015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的43.5%。京津地区人口流入高峰发生在2001~2015年,15年内京津地区人口流入达1244万人。从1991~2015年的25年时间内,京津地区累计流入人口达1374万人,约占2015年底京津地区常住人口的37.0%。人口流出地区主要是四川、重庆、河南、安徽、贵州、广西、湖北和湖南,8省市人口流出约占全国省际间流动人口的80%。人口流动增加了流入地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受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外需萎缩和就业压力加大等各种因素影响,近5年,全国人口流动规模明显减少,主要人口流入地区均出现流入规模递减现象,甚至部分省市由人口流出转为人口流出态势。2015年,京津地区人口流入41.6万人,与2010年相比,流入人口减少122万人。沪苏浙3省市人口流出13.3万人。其中,上海流出16.6万人,与2010年相比,3省市流入人数减少283.5万人。广东人口流入51.2万人,与2010年相比,流入人数减少187万人。原人口流出地区出现回流现象,2015年,四川、重庆、河南、安徽、贵州、广西、湖北和湖南8省市,除河南流出外,其他7省市人口均转为流入,8省市合计流入人口为70.8万人,与2010年相比,流出人数减少818.7万人。

  二、辽宁常住人口流入高峰集中在2006~2012年,与东部地区相比,流入高峰时间短、流入人口规模小

  辽宁常住人口流动变动趋势离不开经济发展阶段和全国常住人口流动变化的大背景。从1991~2015年的25年内,辽宁人口省际间净流入80.97万人,约占2015年底辽宁常住人口的1.87%。其中,我省人口流入高峰主要发生在2006~2012年,这7年,从外省市流入我省的人口为71.13万人,占25年来人口流入的87.9%。

  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初步推算,2015年底,省际间净流入人口68.21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净流入人数减少9.04万人,下降11.7%。2015年底,辽宁人口净流入率为1.10%,与2010年底相比,净流入率降低0.46个百分点。2015年底,辽宁人口净流入率为1.56%,与2010年底相比,净流入率降低0.12个百分点。

  三、辽宁人口流动地区分布:来自东北和中东部地区,流向东部和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毗邻效应、溢出效应和吸附效应等特征

  从流入流出空间分布看,截止2015年底,辽宁省际间人口流入主要来自两个地区:第一个是东北地区,占62.8%。其中,黑龙江占35.6%,吉林占18.1%,内蒙古占9.1%;第二个是人口大省,占22.3%。其中,山东占6.3%,河南占5.8%,河北占4.1%,安徽占3.9%,四川占2.2%。辽宁省际间常住流入具有明显的空间距离近的毗邻效应和人口大省的溢出效应特点。辽宁省际间人口流出主要流向4个地区:第一个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占46.23%,其中,北京占22.97%,天津占5.61%,河北占10.51%,山东占7.14%;第二个是东北地区,占24.68%,其中,吉林占10.0%,内蒙古占7.73%,黑龙江占6.95%;第三个是长三角地区,占9.73%,其中,上海占4.71%,江苏占3.02%,浙江占2.0%;第四个是珠三角地区(广东),占5.44%。辽宁省际间流出到上述4个地区人口占全部省际间流出人口的86.07%。辽宁省际间人口流出特征除毗邻效应外,还有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吸附效应。

  四、辽宁人口流动结构特点:总体上低学历人口流入比重高,但近年来出现高学历人口流入增多迹象;白领人员回流增多,蓝领人员流出增多;中青年流出增多,中老年流入增多

  从受教育程度看,2010年底,省际间流动人口结构特征是低学历流入、高学历流出格局,人口流入的主体是外来打工者。近年来我省出现低学历人口流出增多、高学历人口流入增多的迹象。2015年底,辽宁省际间净流入常住人口(6岁以上)为64.67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8.7万人,年均下降2.5%。其中,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净流入57.5万人,占净流入人口的88.8%,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25.0万人,年均减少5.0万人,年均下降7.0%;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净流入7.21万人,占净流入人口的11.2%,与2010年底相比,增加16.3万人,年均增加3.26万人。

  从职业角度看,2015年底,辽宁省际间净流入从业人员36.68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12.39万人,年均减少2.48万人,年均下降5.7%。其中,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服务人员净流入24.95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增加14.55万人,年均增加2.9万人;生产人员(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和生产制造人员)净流入11.62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26.92万人,年均减少5.38万人。受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部分企业用工减少等影响,以低技术含量的普通工人为主的外来打工者就业受到的影响最大。

  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流出增多,中老年流入增多。2015年底,辽宁省际间净流入人口中,11~50岁为45.87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15.26万人,年均减少5.1万人;51~100岁为14.98万人,与2010年底相比,增加6.84万人,年均增加1.37万人。

  五、省际间人口流动原因分析:生活因素已经超过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流入的主要因素;而影响人口流出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工作和就业务工、经商和就业等经济因素是影响辽宁省际间人口流动变化的主要因素

  2010年底,因务工、经商和就业等经济原因而流动的人员约占省际间流动人口的六成。2015年底,在我省流入人口中,因工作就业原因流入的占43.5%,与2010年相比,比重降低14.8个百分点;因生活原因(学习培训、随同流动、房屋拆迁、改善住房、寄挂户口、婚姻嫁娶和为子女就学等)流入的人口占48.9%,与2010年相比,比重提高11.7个百分点。在我省流出人口中,因工作就业原因流出人口占56.3%,与2010年相比,比重降低6.2个百分点;因生活原因(学习培训、随同流动、房屋拆迁、改善住房、寄挂户口、婚姻嫁娶和为子女就学等)流入人口占37.8%,与2010年相比,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在我省净流出人口中,因工作就业原因流出人口占37.2%,与2010年相比,比重降低16.7个百分点;因生活原因(学习培训、随同流动、房屋拆迁、改善住房、寄挂户口、婚姻嫁娶和为子女就学等)流入人口占53.0%,与2010年相比,比重提高10.7个百分点。

澳门威尼斯人app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博彩网站推荐 世界杯官网买球平台 澳门威尼斯人app 世界杯官网买球平台 世界杯十大买球平台推荐 世界杯下注 IM体育 IM体育 世界杯十大买球平台推荐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世界杯压球 澳门新葡京赌场 足球外围平台推荐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世界杯压球 澳门新葡京赌场 足球外围平台推荐 >网站地图-sitemap